春捂≠乱捂!宝宝到底应该怎么“捂”?谨记这几点,宝宝少生病!
都说“三月天,孩儿脸,说变就变”。
这几天天气变暖,后台好几个妈妈都留言说,宝宝脖子、背后和胸前都长了好多疹子,开始只有几颗,后来都连成片了。
有些妈妈很担心宝宝是不是湿疹,后来咨询过医生以后,才放下心来,原来,竟然是穿太多捂出来的痱子。
自古以来,就有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的说法。
其中,“春捂”就是说春天天气刚转暖,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很大,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还是得“捂着”。
否则一旦气温下降,就会难以适应,使身体抵抗力下降,如果病菌趁虚而入,还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冬春季传染病。
可是,“春捂”也要有度,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,如果捂错了,反而会对宝宝不利;
如果因为觉得天气还冷,就全体给自己或孩子捂着,结果捂出了汗,被凉风一吹,更容易感冒生病。
“春捂”的时候应该怎么穿,大概是所有父母的疑问,是不是该把孩子从头包到脚呢?
当然不是啦,“春捂”一定要捂对了位置!
肚子是中焦的位置,还有与外部连接的通道“肚脐”这也导致这一块很容易着凉,一着凉就容易拉肚子,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,所以保护好肚子很关键。
●贴身的小马甲:小马甲没有胳膊的部分,孩子穿上后能更好地活动和穿脱。
头部最易散热,尤其是老人、头发稀少的孩子,所以一不小心容易受凉生病,但如果捂太热,孩子又会头晕、出汗。
●软和质量过关的围巾:围巾可以保护好孩子大椎穴,也可以防止孩子的体温向外流失,有很好的的保暖防风的效果。
寒从脚起,脚部又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所以身体不好的人时常感觉到脚脚冰冷,春天凉凉的,一定别忘了保护好孩子的小脚丫。
可以用这些:
●棉柔透气好的袜子:和棉柔内衣一样,袜子也需要透气性,不要一味追求过厚。
●轻薄、合脚的鞋子:虽然孩子长得快,我们有时候会买大一码的鞋子,但是鞋子偏大,不仅不利于保暖,长期还容易让足部紧张,甚至形成“内八字”。
✦ 洋葱式穿衣法
意思就是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加衣服。
✦ 洋葱式穿衣法 ✦
上身:棉质内衣+毛衣+背心+外套(温度越高层数越少/衣服越薄)
下身:棉质秋裤+长裤
(里面穿排汗功能好的衣物,中间衣物负责保暖,最外层防水防风。)
这样穿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穿脱,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减,在室内室外自由切换,宝宝玩嗨了也可以视情况脱掉一两件。
另外,尽量每层衣服都挑能外穿的款式。这样一来,热了脱、冷了穿,感觉也像是换了身衣裳,还有新鲜感。
✦ 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
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,大人随时看着,能帮着增减衣服,倒还好办。入了园,班里孩子多,老师可能一下子也照应不过来,娃的自理能力要早点锻炼起来。
平时除了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穿衣裤鞋袜的机会,教一些穿脱衣服的小技巧,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。
选一些方便宝宝穿脱的衣服也很重要。譬如:绒线衫、羊毛衫最好选开襟衫;裤子、衣服都别太紧,不要选束腹束胸束臀的……宝宝穿脱起来更方便,活动起来也舒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