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月的宝宝会翻身?会爬?会走?0-3岁大运动发育表了解一下!
第一次当爸爸妈妈,你是否知道↓
几个月的宝宝会翻身?
几个月的宝宝会爬行?
几个月的宝宝会走路?
几个月的宝宝会自己穿衣服?
这可是新手妈妈非常关心的话题,牛牛园长为大家准备了0-3岁大运动发育表,轻松易读,快快get吧。
每个宝宝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,以下时间是平均值,自家宝宝发展的早点或者晚些都是正常的,不必介意。
第1个月
俯卧、握拳、蹬腿、挥动手臂、听声音有反应、感官敏锐、视力比较模糊。
第2个月
开始学习抬头,发现自己的手,偶尔会露出笑容,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。
婴儿常趴着,还会缓解肠绞痛症状。如果孩子满3个月,俯卧位时还不能抬头。
可能有两种原因,一种是家长从未让孩子尝试过“趴着”的姿势,还可能是孩子神经发育存在问题,与喝配方粉和是否补过钙、补过维生素A+D等无关。
第3个月
俯卧可以撑起上身,头可以抬45度,开始把看和做联系到一起。
一般来说,如果婴儿的发育正常,从3个月开始有翻身动作,甚至可翻身。
而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已经3个多月了,竖抱时头还会后仰。竖抱孩子时出现后仰现象,说明孩子的颈部肌肉发育还不能承受竖立的头。
遇到这种情况,停止竖抱。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趴在床上。通过抬头动作逐渐锻炼孩子的颈背部肌肉。
只有颈背部肌肉“结实”了,竖抱时才可能承受头部。婴儿在6个月以内,不鼓励竖抱。
第4-5个月
会翻身,会大笑,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。
第5-6个月
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,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,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。
一般来说,孩子满5个月后就不满足于继续躺着了,总想自己坐着。这时家长不要为了满足孩子,而让他靠着沙发等支撑物独自坐,这样对脊柱的发育不利。
此时,仍然应该多让孩子趴着,趴着既利于腰背肌肉和大脑的发育,又可缓解“想坐”的欲望。
当孩子能够独立坐在床面并能平衡自己身体的晃动时,就是孩子已经有了独坐的能力,只要是在满9个月前完成,孩子的发育就是正常的。
如果在应该独坐的阶段孩子做不到,一定鼓励孩子多趴着。趴着可以锻炼孩子的腰背部肌肉,以及肢体的协调。趴着也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。
第 6-7个月
可以自己坐、能够灵活翻身、表情更丰富。
第7-8个月
开始爬行、发出的声音增多,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。
体检时医生会在婴儿趴着时顶着他的双脚,看他是否有要爬的欲望,这只是为了检查孩子的神经反射。
对正常婴儿不需要强迫进行爬行训练,婴儿到6~8个月时才会有自主爬行欲望。
如果孩子到10个月还不会爬,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,以确定神经和下肢肌肉发育是否有问题。
如果婴儿爬得不够“标准”,即不是手膝爬,可以多给孩子练习爬的机会。如果孩子不喜欢爬,而只想站,说明发育没什么问题。
但还是应尽可能创造机会多让孩子爬。
第8-9个月
可以扶物站立、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,手部动作更加灵活。
第10个月
能够站起来,偶尔可以走几步,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。
孩子是否可以站立,除了与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有关,还要注意孩子站立时的姿势。
如果脚掌能轻松着地,同时又能自己扶着物体站立,才能鼓励他练习站立。一般在10个月后才会有这样的能力。会站还有一个前提,就是孩子能平衡身体自主的晃动。
第11-12个月
能够扶物行走、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,变得好动,能说简单的单字。
第12-15个月
学会走路,会弯腰捡东西,有强烈的好奇心,能够简单交流。
第15-18个月
喜欢尝试自己洗手、洗脸、能够自如蹲下,能说简单的句子。
第18-21个月
能够搬动小物品,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,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,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和要求。
第21-24个月
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,如洗手、上厕所等;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;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,如浇花等。
会走是在会站的基础上完成自身的位移而不跌倒,2岁完成即可。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是否会站、会走,不是仅观察孩子是否能站起来,能向前迈步,而是重点观察孩子站、走的姿势。
第24-30个月
独立穿衣服、折衣服;也可以做些家务,如擦桌子、擦鞋等;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,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。
第30-36个月
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切、洗、种植等工作;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;开始主动和小伙伴们打招呼了。
孩子出生后,刚开始出现的是大运动,比如新生儿出生后,医生会检查他的新生儿反射能力,这些反射都属于大运动。
我们经常看到小宝宝伸胳膊蹬腿,也属于大运动。超重是延迟大运动发育的原因之一。一月黄疸,二月肠绞痛,三月抬头,四月翻身,五月出牙…宝宝必经之路赶紧了解!
“坐、站、走”等都不是学出来的,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的事。过早帮孩子“学”坐、站、走,会对脊柱、下肢造成没必要的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