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002-1213

免费试听
课程咨询
加盟咨询
扫一扫
 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0571-8669-1213

返回顶部

页面版权所有©浙江哈奇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000461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杭州

新闻动态

news

家园共育丨12种秋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指南,家长赶紧收藏! 哈奇乐教育官微 今天

发布时间:
2021/09/13 15:35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秋季天气干燥,由于孩子皮肤娇嫩、呼吸频率高、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如果饮水和饮食调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。

 

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,提高预防知识水平,牛牛园长将12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,希望园所和家长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,保护孩子的健康。

 

1.疱疹性咽颊炎

 

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。

 

主要症状:潜伏期3~10天。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24~48h可达高峰,升至39~41℃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、肌痛等。

 

预防措施:

1、经常开窗通风;早晨、饭后及睡觉前漱口、刷牙。

2、雾霾天气等,应戴口罩、面罩等,做好防护措施。

3、保持肠胃通畅。平时多饮淡盐开水,吃易消化的食物,保持肠胃通畅。

4、及时就医。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,千万不要“拖”。

 

2.手足口

 
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。

 

传播途径: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
 

主要症状: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/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

 

预防措施:

1、勤洗手、讲卫生。

2、勤通风,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
3、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 

 

3.流行性腮腺炎

 

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冬春季节容易发生,多发生于儿童。

 

传播途径: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主要通过飞沫传染,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,传染性强。

 

主要症状: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,有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。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、疼痛,咀嚼时更痛。

 

预防措施:

1、接种腮腺炎疫苗。

2、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。

 

4.麻疹

 

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发病期在冬春等季节。1-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主要症状:麻疹的潜伏期为10-11天,开始时症状像感冒,但同时出现眼红、眼皮发肿、流泪、怕光、打喷嚏、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。

 

预防措施:

1、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。

2、做好保健工作,按时接种麻疹疫苗。

3、开窗通风,保证室内空气流通,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。

4、锻炼身体,增强抗病能力。

 

 

5.流行性脑脊髓膜炎

 
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简称流脑,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
传播途径: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。

 

主要症状: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,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,随后病人突然寒战,高热体温可达40℃,头痛、呕吐反复发作,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。

 

 

预防措施: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,接种对象为1-15周岁儿童。

 

 

6.上呼吸道感染

 

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,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,抵抗力下降。

 

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,多到户外活动。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,让幼儿休息好,多喝白开水,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。

 
7.口角炎

 

俗称“烂嘴角”,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,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、糜烂,疼痛。

 

预防措施: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,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。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。

 

 

8.鹅口疮

 

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婴幼儿口腔病,口唇舌及颊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,周围有红晕,破溃后形成溃疡,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。

 

预防措施平时重视宝宝口腔卫生。患儿可用2%~5%碳酸氢钠液、2%硼砂溶液清洗口腔,每日3次,或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喷患处。

 
9.鼻出血

 

气候干燥、寒冷时,幼儿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,会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。

 

预防措施经常给幼儿剪指甲,及时纠正抠鼻孔的坏习惯。室内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,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。每天用芝麻油涂抹幼儿鼻腔前庭部位,可防止鼻腔黏膜干燥。

 
10.急性喉炎

 

幼儿喉腔狭小,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,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,一旦上火,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,进而导致喉梗阻,如不及时抢救,会因窒息而死。

 

预防措施幼儿患感冒要及时治疗,以免引发急性喉炎。发现幼儿声音嘶哑时,切勿掉以轻心,应及早上医院看耳鼻喉科。

 

11.急性中耳炎

 

幼儿上火或感冒后,鼻涕增多,咽喉部有炎症时,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,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。

 

预防措施洗头或淋浴时不要让水进入耳内,鼻涕增多时应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,然后换另外一侧。得了急性中耳炎,切忌给幼儿乱用滴耳药,应到医院请耳鼻喉科医生治疗。

 

12.秋季腹泻

 

秋季是肠道传染病(秋季肠泻、肠炎)高发季节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,传染性强。

 

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,餐具要进行消毒。另外,生食瓜果要洗净,孩子要勤洗手,不要吸吮手指。

 

温馨提示:预防秋季疾病,正确洗手很关键

 

世卫组织调查

正确洗手能减少30%—50%的疾病风险。关于洗手这件事,几乎没有人会说自己不会吧!!别小看了这些洗手习惯,它可帮助您和孩子有效地阻隔疾病的发生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