缅怀袁隆平爷爷最好的方式,就是教会孩子,珍惜每一粒粮食
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,袁隆平爷爷,因病逝世,享年91岁,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袁隆平爷爷生前曾是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
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、杂交水稻优势的科学家、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。
“我们无法抵御浪潮,但永远记得灯塔”。
让我们永远记住袁隆平爷爷,感谢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。让我们走进了解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,铭记在心,以一灯传万灯,也是每一位教育者、父母的职责所在。
人就像一粒种子。要做一粒好种子,身体、精神、情感都要健康。种子健康了,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,枝粗果硕。
一一袁隆平
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珍惜粮食,践行光盘行动,是我们小朋友最好的纪念袁爷爷的方式。
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四大方式
以身作则
首先,父母要以身作则,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。
每次一家人共同进餐时,家长、长辈们应当做到不挑食偏食,不倒剩饭剩菜。
在外就餐,应当打包剩余饭菜,并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。
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
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,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,但是父母把碗洗净,会让孩子认为剩饭是合理的事。
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,父母倒掉剩菜,这样也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。
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,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。
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饭菜
有的父母见孩子吃不完的饭菜,要么倒掉,要么自己拿起来吃掉。
这样做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,认为剩饭也很正常。
如果孩子剩了饭菜,父母可视情况或督促孩子尽量吃掉。
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
浪费粮食的孩子,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出来的,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。
有机会也可以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、锄草、施肥、浇水的过程,让孩子体验“粒粒皆辛苦”。
最后,希望小朋友们养成珍惜粮食,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,做一个光荣的“光盘一族”,共同为建设文明、和谐、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让我们共同参与,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,彼此影响、相互督促,一起对浪费现象说“不”,一起创建文明、和谐、环保的社会及家庭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