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应该怎么做?不能错过这份最全攻略!
不少老师、家长担心孩子上幼儿园后不能适应。作为宝宝从幼幼园迈进幼儿园的第一步,父母准备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。
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宝宝做好提前准备。那么,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
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宝宝上幼儿园之前,父母要做些什么?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。
生活习惯培养
幼幼园和幼儿园相比,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,教师数量减少,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,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1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,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。
例如: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,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和玩具。
2、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,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。
例如:会开关门窗,在活动、游戏或开饭前后,拿出或放回餐具、玩具、用具、图书和其他用具等。
3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。在生活中,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。
例如:明白一分钟、十分钟、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,可以做哪些事情。
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,比如上厕所、喝水等。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。
4、合理安排一日生活。
行为习惯培养
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,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,如果地基打不好,高楼是盖不好的。
从小培养宝宝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,不可忽视和放松。
1、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
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,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。
2、养成有礼貌的习惯
碰到长辈、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,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。
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、孕妇要主动让坐,学会说“请、谢谢、对不起”等文明礼貌用语。
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,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。
3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
讲卫生是一个人、一个家庭、一座城市、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。
特殊时期,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,勤洗手、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、不吃不干净的东西,发现了及时纠正。
学习习惯培养
1、良好的倾听习惯
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,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。
2、良好的心理准备
对于即将离开幼幼园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,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,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尝试独立完成。
因此,宝宝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。
3、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
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热情。
拒绝用“这么点小事都不会,进入幼儿园怎么办?”“上了幼儿园就要吃苦头”等话来吓唬孩子,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的压力。
多说:“你真的长大了”“你越来越像幼儿园宝宝了”这样,会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很光荣,很自豪。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,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