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002-1213

免费试听
课程咨询
加盟咨询
扫一扫
 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0571-8669-1213

返回顶部

页面版权所有©浙江哈奇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000461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杭州

新闻动态

news

李玫瑾:孩子3岁前,给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!

发布时间:
2021/05/06 09:10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近几年,黄磊凭借着超高的智商和情商,吸了无数的粉。以至于,一说到娱乐圈中内涵过硬的人,他肯定榜上有名。

不过,再聪明的“诸葛亮”,也有干不过“臭皮匠”的时候。
前段时间,黄磊发微博说,妹妹早餐没吃完,他想借此用道理来教育女儿:
 
 
图片
看到这里,不少网友吐槽黄磊遭遇了育儿史上的首次“滑铁卢”,讲道理都管不好孩子了!
 
图片
 
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日常呢?耐下心跟孩子摆事实讲道理,他们却充耳不闻,甚至大发脾气。
 
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,父母的谆谆教导就变成,孩子眼中的废话了呢?
 
 
著名育儿教授李玫瑾说:孩子3岁前,给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!
 
3岁之前,孩子的左脑发育还不完善,逻辑和理性比较弱,更容易被自己的感受所控制。
 
简而言之,就是孩子太小,根本理解不了道理!
 
举个简单的例子:当我们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时,会通过回忆过往的状况,意识到“现在客厅乱了”,需要打扫干净。
 
可对于思维尚未发育好的孩子来说,他们只会看到眼前的“客厅里有好多玩具”,并不认为“乱”,更不会想着去收拾。
 
所以,往往很多时候父母跟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,他们都听不进去,原因就在于此。
 
图片
 
只是,在讲道理之前我们不妨试着先冷静一下,把道理多憋一会,说不定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。
 
1、“理解万岁”,教育更是如此。
 
任何一个人深陷负面情绪时,他们最渴望的不过就是别人的一句“我懂”,一个安慰的眼神,一个温暖的拥抱。
年幼的孩子,尤其如此。
当我们主动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后,他们会感到被接纳、被深爱,到时再循循善诱,才能让孩子更愿意欣然接受那些,冷冰冰的道理。
 
2、道理不用“说”,让孩子去“做”。
 
泰国有位5岁男孩起床后,就吵着读书太累,不想去上学了。
没想到他的妈妈同意了,但有一个前提条件:“如果在街上捡垃圾,并能赚很多钱,就可以放假一天。”
于是,天真的男孩提溜着袋子,就兴高采烈地出门去捡垃圾了。
在炎炎烈日下,小家伙停停走走,一天下来才走了3.5公里,捡到2公斤的可回收垃圾,最后才换回了2泰铢(折合人民币约0.4元)
一天漫长的路程下来,孩子早已精疲力尽,想搭公交回家,要10泰铢;想吃冰淇淋,要5泰铢。他只好作罢,灰溜溜地走回家。
最后,妈妈问儿子:“你想工作还是上学?”男孩马上回答:“我想上学!”
因为这一次的捡垃圾体验,他深刻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。
这位妈妈用实际行动,就让孩子彻底明白:读书对于成长有多么的重要。
这可比起你苦口婆心地念叨10次、100次都来得刻苦铭心!
 
3、放下主导的权威,用孩子的语言“讲道理”。
 
有位网友分享过一段视频:爸妈带孩子逛超市,事先说好买玩具不能超过50元,孩子满口答应。
到付钱时,爸爸提醒孩子玩具超过了50元。发现违约后,孩子恋恋不舍地放回玩具。
回到家,爸爸拿出藏在怀里的奥特曼,告诉孩子,因他守约不买超出金额的玩具,这玩具就当作礼物送给他,孩子开心地拥抱着爸爸。
 
 
越好的教育,越是自然,少有强迫。
 
这就需要父母放下权威和命令,换着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教育,结果往往更加让人满意。
 
时刻记得,先给到孩子“通情”,他们才能“达理”
 
家,始终是一个重在传达爱的地方,而不是过度计较真理的辩论场,你们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