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002-1213

免费试听
课程咨询
加盟咨询
扫一扫
 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0571-8669-1213

返回顶部

页面版权所有©浙江哈奇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000461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杭州

新闻动态

news

孩子在园所磕碰受伤,聪明的幼师和家长这么做!(老师家长必看)

发布时间:
2021/03/23 09:02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安全问题一直都是老师们最关注的,从早上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,老师们就紧绷神经,尽管打着十二分精神,但孩子活泼好动、肢体协调性又差,难免还是会意外受伤。

 

而孩子受伤后,有些家长因为心疼,怒火中烧,马上责问老师,甚至闹得沸沸扬扬,到最后,最揪心的往往是老师。

 

我们来看看,孩子磕碰之后,聪明的幼师和家长是怎么做的呢?

 

孩子磕碰后的不同表现

 

■ 无视型:孩子年龄小,痛觉系统正在发展,转移力快,有的孩子磕碰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了,继续玩耍。这种情况下,老师很难发现孩子受伤。

 

■ 大哭大闹型:有的孩子绊倒后会大哭,也许并不疼,但孩子认为自己受委屈了。这种没有受伤反而会让孩子大哭不止的行为与家长的溺爱不无关系。

 

■ 主动告知型:有的孩子在磕碰后会主动告诉老师,老师检查无碍后,会叮嘱孩子玩耍时要小心,会一笑了之。

 

家长错误处理方式

 

孩子发生磕碰现象,家长错误处理将影响孩子一生。

 

责怪老师是家长们常用的方法,他们认为孩子受伤,老师必须要为孩子负全责。有的家长会大闹园所,也有的家长会过分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......这些观念不仅不利于教师正常工作的开展,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 

 家长错误处理的危害 

 

■  抑郁:很多家长过分责备教师,导致老师不敢再让孩子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,孩子内心的躁动得不到释放,心情压抑,会越来越沮丧消沉。

 

■ 不合群、自闭:在玩耍中孩子的交往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能迅速发展,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,让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,严重会产生自闭现象。

 

■ 体质下降:幼儿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最佳时期,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。家长的责备,会让孩子不再爱动,体质随之逐渐下降。 

 

■ 推卸责任:发生磕碰后,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埋怨老师,斥责学校。孩子会觉得,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,和自己没有关系。这样的处理方式,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。

 

面对园所孩子的磕碰现象,家长一定要这样处理!

 

家长正确处理方式

 

01. 无伤大雅的磕碰,家长要在语言和精神上理解老师

 

孩子在家有几个大人看护,也无法避免磕碰,更何况老师要照顾那么多的孩子。如果孩子受伤情况不严重,对待老师的态度要以宽容为主。不仅可以教会孩子对他人宽容,也会让老师非常感激,接下来会对孩子格外上心。

 

 

02. 了解磕碰原因

 

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,虽然老师尽全力看护孩子的安全,但年龄小的孩子协调性差,不懂得保护自己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通过跑、跳探索了解周围事物,玩耍时横冲直撞,磕磕碰碰在所难免。

 

03. 不要埋怨老师

 

孩子受伤后家长一定不要冲动,要先搞清楚事情原委,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学校和老师。而是要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有危险的,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。

教师正确的处理方法

 

1. 教师每天要在午睡前、离园前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查,看孩子有无受伤。

 

2. 在安全教育中要让幼儿知道受伤时要主动告诉老师和家长。

 

3. 对受伤的幼儿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,并在心理上安慰幼儿夸赞幼儿勇敢,在交流中了解受伤原因。

 

4. 孩子受伤后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,争取得到家长的谅解。

 

图片

其实,每一次磕碰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成长,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从磕碰中学会保护自己。而每一位老师对孩子也是真真切切的疼爱,所以,希望家长们理性对待磕碰事件,多给老师一些信任和宽容,毕竟,我们都是爱孩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