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,和孩子一起做这几件事
秋分,
分者平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
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。
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
在这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节
粑粑麻麻们可以和孩子做这几件事
感受一年中最惬意的自然馈赠
秋分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至24日左右。
秋分之日,太阳黄经180度,阳光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,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分水岭。
秋在四时中对应五行中的金,故人们也将秋天称为金秋,清代紫静仪《秋分日忆用济》写"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",便是"金气秋分"之象。
秋分有三候
一候雷始收声
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,
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
所以雷也入地收声,
不再打雷了。
二候蛰虫坯户
后五日,"蛰虫坯户"。
"忽忽远枝空,寒虫欲坯户。"
"坯"在这里是"培"的意思,
虫类受到寒气驱逐,
入地封塞巢穴,提前告别残秋,
准备冬眠。
三候水始涸
再五日,
"水始涸",涸是干竭,
水气的影响,
春夏水长,
到秋冬干涸。
早睡早起,起居有常: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为避免寒气入体,小朋友们宜早睡早起哦。
进补有度,切勿过量: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,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,但秋分时节进补,不可太过,要适量。尤其是对孩子,忌无病进补,忌慕名进补,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体不适。
饮食温润,宜食辛酸: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,以在冬季到来时,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。秋季进补应选用“防燥不腻”的平补之品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等。
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,从秋分起北半球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,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,气温渐降从而步入深秋。
秋分过后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、闭藏,所以人们的起居、饮食也要相应调整。
《初秋》
[唐]孟浩然
不觉初秋夜渐长,
清风习习重凄凉。
炎炎暑退茅斋静,
阶下丛莎有露光。
《晚晴》
[唐]杜甫
《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》
[唐]元稹
《点绛唇》
[宋]谢逸
和孩子一起迎接秋天的到来
希望这个秋季
你与牵挂的人都能收获幸福
愿你所有的付出
都能在秋日里换来累累硕果
愿你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
莫负好时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