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002-1213

免费试听
课程咨询
加盟咨询
扫一扫
 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0571-8669-1213

返回顶部

页面版权所有©浙江哈奇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000461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杭州

新闻动态

news

秋分,和孩子一起做这几件事

发布时间:
2020/09/23 08:49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秋分

分者平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

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。

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

 

在这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节

粑粑麻麻们可以和孩子做这几件事

感受一年中最惬意的自然馈赠

 

 

和孩子说一说秋分的来历
 

 

秋分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至24日左右。

 

秋分之日,太阳黄经180度,阳光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,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分水岭。

 

秋在四时中对应五行中的金,故人们也将秋天称为金秋,清代紫静仪《秋分日忆用济》写"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",便是"金气秋分"之象。

 

 

和孩子讲一讲“秋分三侯”

 

秋分有三候

 

一候雷始收声

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,

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

所以雷也入地收声,

不再打雷了。

 

二候蛰虫坯户

后五日,"蛰虫坯户"。

"忽忽远枝空,寒虫欲坯户。"

"坯"在这里是"培"的意思,

虫类受到寒气驱逐,

入地封塞巢穴,提前告别残秋,

准备冬眠。

 

 

三候水始涸

再五日,

"水始涸",涸是干竭,

水气的影响,

春夏水长,

到秋冬干涸。

 

和孩子聊一聊秋分的习俗

 

秋祭月
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说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现在的中秋节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女子,因此有“惟供月时,男子多不叩拜”,即民谚所说“男不拜月”传统。
 

吃汤圆
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曰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。

 

品秋蟹
秋分时节,蟹肉肥美,是吃螃蟹的好时节。螃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,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、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,而且含有丰富的钙、磷、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。
牛牛园长提醒:螃蟹性寒,小朋友切勿大量食用哦~
 

和孩子谈谈秋分养生
 

早睡早起,起居有常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,为避免寒气入体,小朋友们宜早睡早起哦。

 

进补有度,切勿过量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,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,但秋分时节进补,不可太过,要适量。尤其是对孩子,忌无病进补,忌慕名进补,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身体不适。

 

饮食温润,宜食辛酸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,以在冬季到来时,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。秋季进补应选用“防燥不腻”的平补之品,如芝麻、核桃、糯米等。

 

 

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,从秋分起北半球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,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,气温渐降从而步入深秋。

 

秋分过后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、闭藏,所以人们的起居、饮食也要相应调整。

 

和孩子一起学习一首古诗词

 

秋,总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和思绪的最佳时节,或许里面有一些感伤,有一些凄凉,却又把秋天的韵味描述地淋漓尽致。
 
牛牛园长挑选了几首诗词,分享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,一起欣赏品味其中的百般意境。
 

《初秋》

[唐]孟浩然 

 

不觉初秋夜渐长,

清风习习重凄凉。

炎炎暑退茅斋静,

阶下丛莎有露光。

 

《晚晴》

[唐]杜甫

 

返照斜初彻,浮云薄未归。
 江虹明远饮,峡雨落馀飞。 
凫雁终高去,熊罴觉自肥。
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。

 

《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》

[唐]元稹 

 

琴弹南吕调,风色已高清。
云散飘飖影,雷收振怒声。
乾坤能静肃,寒暑喜均平。
忽见新来雁,人心敢不惊?

 

《点绛唇》

[宋]谢逸

 

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
凉蟾光满,桂子飘香远。
素练宽衣,仙仗明飞观。
霓裳乱,银桥人散。
吹彻昭华管。
 

 

和孩子一起迎接秋天的到来

 
当晚风渐渐拂去燥热
当蝉鸣也开始时断时续
当梧桐叶悄然换了颜色
 
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
“秋天就要来了”
 
和孩子来场秋天的欢迎仪式
对秋天郑重地说一声“你好
一起迎接这个季节未知的惊喜
 

 

希望这个秋季

你与牵挂的人都能收获幸福

愿你所有的付出

都能在秋日里换来累累硕果

愿你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

莫负好时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