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服务热线:

400-002-1213

免费试听
课程咨询
加盟咨询
扫一扫
 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全国服务热线
0571-8669-1213

返回顶部

页面版权所有©浙江哈奇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 浙ICP备20000461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杭州

新闻动态

news

李玫瑾:惯子如杀子,情商高父母有这6种立规矩的方法

发布时间:
2020/10/15 09:04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10月12日, #因上错地铁女孩脚踹妈妈#上了热搜:湖北武汉一小女孩因上错了去天河机场的地铁线,竟然大庭广众之下多次脚踹妈妈。

 

详细视频如下:

 

 
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“熊孩子”呢?
 
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在立规矩的年龄给他们正确的示范。
 
张鸣曾在《熊孩子背后有个熊大人》里这样说:好习惯不见得会传代,但坏毛病一定会遗传。
 
熊孩子之所以熊,恰是因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样。
 

 

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说过:
 

“三岁之前有恩与他,三到六岁立威与他,威就是规矩。爱其子而不教,犹为不爱也;教而不以善,犹为不教也。”

 
很多家长会说,我也会给孩子立规矩啊,但为什么总是不管用呢?家长可以反思下,是否有遵守立规矩的2大原则——温柔且坚定。
 
温柔,是指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要生气,语气平和地给孩子说理。在管教孩子的同时让他感受到爱意。
 
长期通过打骂育儿管教,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,低自尊心。
 
坚定,是指一旦制定好规矩,家长就不能随意妥协。
 

 

 

立规矩的六种方法

 

孩子还小的时候,怕他听不懂
1岁半的孩子,当他开始说“不”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开始给他立规矩了。
 
立规矩的时候,语气夸张,表情丰富,把规矩说得简单明了。
 
只要你语气快乐,就会让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:遵守规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。
 
 

不要总通过说“不”的方式去立规矩

一味说“不”,只会教会孩子也去说“不”。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,让孩子去探索,然后在这个过程中,正面强化那些对的选择。
 
例如,孩子吃饭点儿却吵着要吃饼干,怎么办?
 
这时,我们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:一个是,现在先吃半块饼干,然后吃饭,吃饭后没有饼干吃;另一个是,现在先吃饭,吃完饭后,可以吃两三块饼干。问孩子,要选择哪个方案。
 
如此,妈妈就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想要吃零食这件事情上,转移到了我们提供的两个选择上。
 
这样,我们不仅巧妙地立了规则,还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。
 
其他规矩的建立,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,提供选择,强化选择,而不是一味限制。
 

规矩需要有弹性

比如一样东西,孩子小不能摸。但是大一些后,危险性不存在了,自然可以调整这些规矩,不必一成不变。
 
所以,我们在跟孩子立规矩的时候,就可以多用“你可以做……,只不过得要等到……时候……”这样的句型。这样,其实也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。
 
规则的弹性还表现在,和孩子共同讨论规则的制定,允许有理由的通融。
 

并非规矩越多越好

立规矩之前,父母要想清楚,需要立哪些规矩。哪些是原则性的,必须要立规矩,哪些规矩可立可不立?
 
因为规矩并非越多越好,规矩太多,执行起来很复杂,如果大人立了规矩又不能坚持,那么规矩就会成为摆设。
05

给孩子一个预热时间

很多父母问:“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,做事怎么这么磨蹭啊?”
 
很多时候,孩子之所以看上去磨蹭,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,或者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。
 
所以,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预热的时间。在孩子跟你说“不”之前,我们先给他一个理解,如“妈妈知道,你可能这会儿不想吃(不想睡)。那你先玩几分钟,然后我们再吃(睡)。”
 
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,让他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等他缓解过来之后,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而不要强迫他。
 
 

好情绪是建立规则的前提

让孩子保持一个好的情绪,往往会让规矩建立事半功倍。
 
比如让孩子好好吃饭这件事情。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,当孩子愁眉苦脸的时候,你还硬逼他“把这口饭吃下去,不吃饭我揍你”。孩子只会更不愿意去吃饭。慢慢地,他还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吃饭。
 
而当你发现,孩子越来越难好好吃饭了,身体日渐消瘦,而且他还开始挑食了……那个时候,你就会感到束手无措。
 
实际上,我们可以追溯到前面,就是因为你没有给他一个快乐的吃饭体验,所以才会导致这样。

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源自于他的教养,而教养最直接的体现在于能够处处为他人考虑,懂规矩,无时不刻把尊重和体谅放在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