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报: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是你最重要的事业!(家长必看)
最近有个“园长劝退孩子”的新闻引发了我的思考。
事情是这样的:有一位孩子进入幼儿园后,出了很多问题,每次一出问题,妈妈就去对幼儿园的老师进行问责。
这次,孩子又出问题了,背上有几个血印子,孩子告诉妈妈是同学抓的,妈妈直接就上幼儿园找园长理论了。
结果园长非但没有承认错误,反而直接叫孩子转学,因为这次确实不是因为幼儿园的过错导致孩子的背部有伤痕,而是孩子自己抓的,但是孩子向家长撒了谎。
这次事件导致幼儿园直接劝退孩子,本来儿童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,但这位妈妈却每次都较真,几次下来,老师和园长也心力交瘁了。
看了这个新闻我想说的是:
“一个好的老师,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,但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。”
经常会听到许多家长的抱怨:“我的孩子没学好,都是老师没好好教。”
其实,将自己孩子的一切都交给老师,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。因为老师就算再好、再负责任,她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,品行是关键!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,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。
但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。
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,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。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。
因此,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,家庭教育才是关键!
麻将桌旁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,差别很大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,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。
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,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?积极进取,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,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,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。
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,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,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,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!
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,不爱看书,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,自己是否爱看书呢?
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,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,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,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。
你家里的书多,孩子读的书就多。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,孩子就会效仿,反之,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。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,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,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。
老师更多的教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。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做人的道理、坚强的意志,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。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,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。
如果你忽略了,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,但是意志薄弱,受不得半点挫折,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。
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相背离的。他们主张快乐教育,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,认为那样孩子会很累。
殊不知中国的孩子从幼幼园开始就被不自觉的挤进了竞争的行列,你灌输给孩子的思想,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,受不到老师的赞扬,你以为是为孩子好,其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。
只要孩子自己觉得不苦不累,完全可以应付自如,为什么不能让他多学点东西呢?
一个人所在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。
夫妻恩爱,家庭和谐,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,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,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,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,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!
一个好的老师,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,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!孩子不是老师的,是你的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,请做个称职的父母!
教育你的孩子,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,但你不一样,孩子是你的唯一,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。
· end ·